打傳直擊丨館陶利劍:一場歷時9個月的網絡傳銷殲滅戰
2025-08-26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打擊傳銷,始終關乎著民生福祉與社會安寧。2025年8月8日上午,《中國質量萬里行》一行奔赴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調研該局在打擊傳銷領域的執法實踐,為這場持久戰譜寫新的篇章。
與此同時,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檔案袋上,一份標注著某商貿公司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的卷宗在陽光下泛著沉靜的光澤。當《中國質量萬里行》一行推開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睢仕顯的辦公室門時,他翻開卷宗,講述這起歷時9個月、涉及全國25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參與網絡傳銷達5萬余人的社交購物型網絡傳銷案查處經歷。
打響打擊傳銷攻堅戰
傳銷行為不僅社會危害性大、隱蔽性強,還不斷變換著“外衣”,侵蝕著社會的健康肌體。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經驗,精準捕捉到傳銷活動的新動態,近年來,打響了打擊傳銷的攻堅戰,成效顯著。
“自2018年開始辦理網絡傳銷案件以來,我局共計查辦網絡傳銷案件10件,移送公安機關3起,其中,2020年查辦的青島某公司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2023年查辦的山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入選為‘河北省年度打擊傳銷典型案例’;2024年查辦的某商貿公司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入選‘市場監管總局能力提升活動典型案例’。2023年8月起,在山東煙臺查處網絡傳銷案件操作實務培訓班,我局作了經驗介紹。2025年7月,在市場監管總局舉辦的京津冀遼打擊傳銷協作會議上,我局作典型案例匯報。因打傳辦案成效明顯,2022年、2023年、2024年我縣連續三年被評為‘河北省打擊傳銷工作先進縣’。”睢仕顯介紹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打擊傳銷成果的同時表示,接下來,針對危害館陶的傳銷活動,該局將積極轉變執法辦案理念,改革執法辦案機制,提升執法辦案能力,力推執法辦案工作從“大辦案”向“辦大案”轉型。
“在打擊傳銷調查過程中,我們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傳銷組織往往具有極強的隱蔽性,活動地點頻繁更換,成員之間聯絡方式復雜,這給執法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但是,執法人員們如同訓練有素的獵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線索。一旦發現傳銷活動的蛛絲馬跡,我們便迅速行動,展開深入調查。”睢仕顯介紹說。
“特別是2024年查辦的某商貿公司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隱蔽性強、跨度大、調查難,為此,我局制定了詳細而周密的打擊傳銷專項行動方案,猶如一張嚴密的法網,向該傳銷活動全面撒開。”參與此案的執法人員譚寧博補充說:“僅是調查該案期間,根據案件需要,走訪受害者、調取銀行流水、后臺數據、物流信息以及司法鑒定等工作,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們就走了9個省。”
一通舉報電話帶來蛛絲馬跡
2023年9月15日午后,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電話的鈴聲打破了值班室的寧靜。“有朋友介紹我花費13000元購買化妝品就能當高級會員,拉人還能拿5%獎勵,這不是傳銷嗎?”電話那頭,群眾張先生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疑慮。
這份舉報材料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這個“潘多拉魔盒”。
譚寧博至今記得初次分析此案件時的場景:“手機APP注冊頁面要填兩個推薦人編號,像極了傳銷的雙軌制。”當他在電腦上點開那個設計精美的化妝品商城,發現普通會員5折購物的優惠背后,藏著五級會員體系的金字塔——從普通會員到三級推廣員,每級都對應著不菲的入門費和誘人的推薦獎勵。
譚寧博看著手機APP會員等級制度,以及人員推薦和購買信息,脫口而出:“這就是傳銷”!
會員共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普通會員、高級會員、一級推廣員、二級推廣員、三級推廣員。5個等級會員達成的條件不同,所獲得的獎勵也存在差異。
第一等級為普通會員。注冊成功即可成為普通會員,可在商城內5折購買產品。
第二等級為高級會員。普通會員交納13000元可成為高級會員,獲得推廣他人的權限,直接推薦他人加入可獲得5%的推薦獎勵。
第三等級為一級推廣員。高級會員交納65000元升級為一級推廣員,享受第二等級推薦獎勵,享受直推會員金額15%的推薦獎,間推會員級別10%的隔代推薦獎勵。
第四等級為二級推廣員。一級推廣員3個月內在兩個區達到58萬元的業績,升級為二級推廣員,享受兩層收益;享受直推會員金額25%的推薦獎勵、直推一級10%的推薦獎勵、普通會員20%的推薦獎勵;獲得拿二區分區、三區分紅的資格,獲得拿國際分紅的資格。
第五等級為三級推廣員。ABC三個區12個月內有3個二級推廣員,或者ABC三個區連續三個月達到58萬元;除二級推廣員權益外,晉升三級一次性獎勵18萬元;獲得二區分區、三區分紅的資格,額外獲得領導力獎勵的資格,獲得國際分紅的資格。
截至2024年5月底,該商貿公司利用上述會員獎金制度和手機APP已在山東、湖北、黑龍江、河南、貴州、上海、河北、天津、北京、湖南、吉林、內蒙古、廣東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會員5萬余名。
取證交鋒中的法律亮劍
一份《關于某公司涉嫌網絡傳銷案的情況報告》詳細列明了該商貿公司的經營模式。那些標稱“煥膚奢華精華、璀璨煥膚套裝、維生素C精華三件套、去角質系列套盒”等18款化妝品,這些“道具”背后真正流通的是多層級之間的返利提成。
與此同時,一服務器機房里,兩組藍光指示燈規律地閃爍著。2023年10月26日,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帶著《限期提供材料通知書》,調取的不僅是一串IP地址,更是隱藏在代碼深處的傳銷證據。“簡直是大海撈針”,參與數據提取的工作人員比喻道。當200G的服務器鏡像文件傳輸完成時,司法鑒定所的專家們已嚴陣以待。
在接下來的7個月里,司法鑒定所的專家們從海量數據中剝離出5萬余條會員信息,像考古學家拼合陶片般,還原出這個傳銷網絡的全貌。
資金流向的追蹤同樣驚心動魄。在交易記錄里,執法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規律:每到月末,巨額資金就會從該公司賬戶涌入一家天津的公司。“像給傳銷機器上潤滑油。”財務專家解讀道,這種通過第三方平臺發放返利的模式,企圖掩蓋資金的真實去向。但銀行流水中那些重復出現的“會員獎金”備注,終究留下了破綻。
產業園的玻璃幕墻反射著刺眼的陽光,這里是案件中這家商貿公司的所在地。執法人員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正播放著三級推廣員培訓視頻——那些“三區業績達標”的話術,與《禁止傳銷條例》描述的傳銷特征完全吻合。
當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將整理好的17本訂單記錄、61頁報關單和37頁產品照片擺在桌上時,特別是那份《司法鑒定意見書》,像一記重錘敲碎了這家商貿公司最后的僥幸。“他們終于明白,所有的數據都已被固定。”譚寧博回憶道。
最終,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30項證據材料,成為鐵一般的事實,讓傳銷組織策劃者伏法配合。
筑牢全民“反傳”思想防線
2024年7月2日,窗外正下著小雨。當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的紅色印章蓋下時,預示著這個案件已經結案。處罰數字背后,是《禁止傳銷條例》的剛性約束,也是執法者的審慎裁量。
涉案公司的整改報告來得很快。在那份幾頁的文件里,他們承諾廢除五級會員制,將“推薦獎勵”調整為合規的銷售提成,保證整改后的經營模式不再觸及傳銷模式。
而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向商貿公司所屬的市場監管部門發出了一份《加強監督建議函》。函件強調,“核查經營場所證明真實性”是對傳銷分子利用營業執照漏洞的精準堵截。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辦的這起組織策劃網絡傳銷案,入選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能力提升活動典型案例”。
這場歷時9個月的“打傳”戰役,最終化作市場監管史上的一個注腳,提醒著人們:無論傳銷換上怎樣的“洋包裝”,法律的利劍永遠鋒利,守護市場凈土的決心從未動搖。
夕陽透過窗戶在卷宗上投下暖色。那些曾經的電子數據、銀行流水、法律文書,如今都已塵埃落定。但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的工作仍在繼續,傳銷不止,打擊不停。就像睢仕顯說的:“最好的防線,是讓傳銷在陽光下無處遁形。”
“打擊傳銷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綜合治理工程,需要各部門之間緊密協作、協同作戰,才能形成強大的打擊合力。”睢仕顯深諳這一道理,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與公安、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實現了部門之間的無縫對接與高效配合。
除此之外,打擊傳銷,防在前,打在后。打擊傳銷,不僅要靠執法部門的嚴厲打擊,更要依靠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和自我防范意識的提高。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將宣傳教育作為打擊傳銷工作的重要一環,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廣泛開展打擊傳銷宣傳教育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打擊傳銷的良好氛圍。
多年來,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六進”宣傳活動,即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商場、進家庭。執法人員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中間,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咨詢臺等方式,向廣大群眾普及傳銷的危害、識別方法和防范技巧。此外,該局還積極鼓勵群眾舉報傳銷活動,建立了完善的舉報獎勵機制,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打擊傳銷的積極性。
在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不懈努力下,近年來,該縣傳銷活動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場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打擊傳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續加大打擊力度,讓傳銷活動在館陶無處遁形。”睢仕顯充滿信心地說。

掃碼投訴